作为家长,尤其是北上广深、江浙这些高知高收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规划向来不含糊。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明明自己所在的城市已经有很多的留学机构了,但还是有不少家长专门跑北京去找顾问、签机构。
我一开始也不太理解,毕竟上海广州深圳的国际化程度一点都不低,苏州杭州南京的教育资源也比较强。但后来问了几位专门从南方跑来北京咨询的家长,才发现背后有几个非常现实的原因。
一、北京机构搞定的案例,很多在我们这儿根本没见过
这是上海一位妈妈的原话。她儿子当时一心想冲美国前10的文理学院,结果在上海问了好几家,给的方案都特别常规,活动列表也差不多。后来朋友推荐了智友,智友的顾问老师一听孩子对非洲文学有兴趣,直接联系了两位国内该领域的学者带着做项目,最后还真的把孩子送进了梦想学校。
她说,北京机构最大的不一样,是“见得太多、操作得太多了”。尤其是美本Top20这类顶尖申请,北京每年成功案例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很多小众专业、冷门方向,他们都有经验。
二、资源对接能力完全不在一个层级
北京毕竟是全国的文化、学术、国际交往中心。很多国外大学的招生官中国行,第一站就是北京;各类国际竞赛、夏校项目、科研营的发起方,总部大多也在北京。这就意味着,北京的留学机构能更快接触到一手的招生政策、项目资源。
三、不像本地机构老催着签约,他们更敢说真话
这是几位江浙家长提到的点。他们说北京的一些顾问反而更实在,不会为了签约盲目承诺保录、必过,而是直接告诉孩子:你哪些地方不足、要不要gap一年、是否考虑换个方向。
这种敢拒绝的姿态,反而让人觉得更靠谱。也因为北京机构并不完全依赖本地市场,所以他们更重视案例和口碑传播,而不是简单拉新。
说实话,并不是说本地的机构不好。如果你只是申请主流国家、常见专业,本地靠谱机构是够用的、也更方便。
但如果你孩子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想申顶尖名校、冷门专业,或者成绩有短板需要个性化补救,那确实北京的机构经验更丰富、资源更多样。
如果学生不清楚申请方向,不清楚自己的背景可以申到美国哪些大学,不清楚自己当下该做些什么,我建议和我团队的规划老师聊聊。
我团队的老师熟知美国Top50大学的录取偏好,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院校、年级、GPA、专业、语言成绩、申请方向)提供留学规划方案和选校策略(仅限26fall/27fall/28fall),可以添加卫星一对一沟通:zhiyou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