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流动性压力与特朗普政策双重因素驱动的私募股权"大撤离"正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上演。
据彭博社5月7日报道,普林斯顿大学捐赠基金近期正在评估其私募股权份额的潜在出售方案,这一动向引发了市场对美国高校投资策略转型的广泛关注。
流动性困境下的战略调整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规模逾2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正面临私募股权投资回报周期延长的挑战。该校私募股权投资负责人Christopher White坦言,计划缩减部分私募股权配置规模。
这一现象并非个案,哈佛大学530亿美元捐赠基金中近40%配置于私募股权,目前正就出售约10亿美元私募基金份额进行深入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高校另类投资的先驱,耶鲁大学也在探索通过二级市场处置私募股权资产,潜在交易规模可能高达60亿美元。
Highland咨询公司首席投资官Gaurav Patankar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这就像电影院里的火灾逃生预案,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撤离的人。"
双重压力下的投资困局
当前美国高校面临的私募股权困境源于两个关键因素:
流动性紧缩
私募股权行业的资金返还周期已创下十余年来最长纪录。贝恩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私募行业在29000家未退出企业中持有约3.6万亿美元未实现价值。去年投资者分配资金占资产净值的比例骤降至11%,远低于25%的长期平均水平。
政策不确定性加剧
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中止对哈佛大学超过20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并正在审查对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多所名校的资助。这种政策转向迫使高校更加依赖捐赠基金维持运营,包括图书馆建设、奖学金发放和教职薪酬等核心支出。
市场反应与应对策略
面对这一局面,高校捐赠基金管理机构正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
哈佛大学正寻求通过二级市场处置约10亿美元资产
耶鲁大学考虑大规模私募股权退出方案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则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排除了整体出售基金份额的可能性
White解释道:"当前市场波动导致报价低至难以接受的水平。"该校正在探索特殊目的实体发行优先股等创新融资方式。
行业观察家对此趋势看法不一。亿万富翁Bill Ackman公开批评哈佛大学的资产配置策略,认为该校已陷入财务危机,只能在"显著折价"情况下抛售私募资产。而市场参与者则担忧,在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下集中抛售可能导致更大损失。
这场由内外部因素共同驱动的私募股权调整浪潮,正在重塑美国高校捐赠基金的投资版图。各机构在保持长期投资目标与应对短期流动性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尝试,或将深刻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机构的资产管理模式。
留学规划是个技术活,如果你家孩子计划去美国留学读本科或者硕士,那么我的团队可以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根据孩子的基本条件提供留学规划方案和选校策略(仅限26fall/27fall/28fall)
另外,我最近正在整理美国留学相关资料,计划把孩子送到美国留学的家长,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免费领取,我的微信:zhiyouv5(备注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