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家长聊一个很多留学家庭都会遇到,但未必足够重视的问题——信息差。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听过这种事情:某个学生成绩和活动都算不上顶尖,最后却申进了前20;而另一个同学SAT1550+、GPA接近满分,结果0录取?
听起来有点荒谬,但这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
说白了,信息差能直接决定你的申请结果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接触过很多学生和家长,一开始都信心满满:我们自己搞!孩子成绩好,没问题!找机构就是浪费钱。结果呢?要么错过截止日期,要么选校名单全崩,还有文书主题完全跑偏,甚至因为材料交不齐而被直接拒掉。
残酷点说,美本申请从来都不是一场纯粹的“实力游戏”,它更像是一场信息战+策略战。
你如果根本不知道某些学校看重什么、什么专业竞争小、什么活动更有含金量、文书怎么写才能突出个人特质……全靠自己网上零散搜资料、道听途说(尤其是小某书上面的一些博主),真的非常容易踩坑。
举两个真实例子:
学生A,成绩中等,但有针对性做了几个高匹配度科研项目,文书紧扣专业叙事,最后申进了Top30;
学生B,成绩顶尖,活动一堆但杂乱无方向,文书写成简历复述,选校全部冲高,结果全线Waitlist或拒信。
你说B不优秀吗?绝对不是。问题出在哪?策略和信息。
很多家庭输就输在:
· 不了解最新录取政策变化:比如哪些学校标化可选是真可选?哪些暗地里还是看?
· 选校清单缺乏层次:全申热门校、冲刺校,没保底,或者保底校根本没研究清楚实际录取难度;
· 文书主题没亮点:不是要你写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要在平凡中写出思考、成熟度与独特性;
· 活动列表呈现方式平庸:招生官看你活动列表就几秒,怎么写出抓人眼球的描述也很关键;
· 错过截止日期或额外材料提交机会:比如很多学校有隐藏的奖学金申请截止时间、或者可以提交额外作品集。
这些细节,没人提醒你,你可能真的就错过了
那怎么办?靠自己疯狂刷论坛、爬网站、加群?可以,但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非常高。而且你无法判断信息的真伪和时效性。每年录取形势都在变,前一年的经验可能今年就不适用了。
所以我常说:要么你花大量时间自己成为专家,要么借助专业的人帮你缩短信息差距。
美本申请的结果,往往建立在对充足、准确信息的把握上。如果学生不想因为信息差而错过本可能属于你的机会,可以添加我团队的美本规划老师微信(zhiyouv5)聊聊。
我团队的美本规划老师能帮你:
· 制定合理的选校策略,不盲目不保守
· 梳理活动列表,讲出你的独特故事
· 文书构思与修改,避免常见误区
· 实时提醒你关键节点,材料不漏交、不错过
· 面试辅导、邮件沟通技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