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H1B签证的最新变动,估计不少同学和家长已经听到风声了,美国H1B签证最近有了新政策,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中签后,雇主将承担10万美元的费用,个人不需要出这笔钱。
这消息一出来,我的微信就收到不少正在美国读大二、大三的同学的询问:老师,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我们以后留美找工作到底有什么影响?
我的回答是:短期看,对中签的个体像是好事;长期看,对整个国际生群体而言,留美就业的难度很可能更大了。
先说说这个好事的部分。
很简单,10万美元不是个小数目。现在明确由雇主承担,确实直接减轻了中签员工个人的经济压力。对于那些已经找到工作并且顺利中签的同学来说,这算是个积极的消息。
但是,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看看它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核心问题就一个:雇主的用人成本显著增加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雇主,面对两个能力相当的候选人:一个是国际生,需要H1B签证支持,中签后你要为他支付10万美元;另一个是美国本土学生,没有这笔额外的费用。从纯粹的商业用人成本角度考虑,你会更倾向于选择谁?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这个新政很可能导致一个局面:未来美国雇主录用国际生的意愿可能会降低,或者说,会比往年更加犹豫。 他们可能会更加优先考虑本土的学生,除非这位国际生确实非常优秀,优秀到让他们觉得多花这10万美元也值得。
这对于目前还在读大二、大三、大四的同学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们未来几年在美国求职时,面临的竞争环境可能会更严峻。
但这并不意味着”此路不通”,而是提醒我们必须调整策略,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提升自身竞争力是王道: 现在开始,不仅要保持优异的GPA,更要积极寻找实习、积累项目经验、锻炼出色的沟通和专业技能。你要让自己变得足够突出,成为那个让雇主觉得”非你不可”、愿意为你支付额外成本的人。
求职规划要更早、更精准: 不能再等到毕业前才仓促找工作。要提前研究哪些公司、哪些行业有长期招聘国际生的传统和意愿,这些公司通常对Sponsor H1B更有经验,政策也可能更友好。
拓宽思路,考虑多种可能: 除了直接争取H1B,也可以关注OPT(实习期)的充分利用,以及是否有可能符合O-1(杰出人才)签证等其他途径的要求。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总而言之,这次H1B新政可以看作是美国在移民政策上的一种调整,信号意义明显:他们更希望吸引的是那些顶尖的、不可替代的国际人才。
挑战确实变大了,但这也能倒逼我们变得更强大。对于有志于留在美国发展的同学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让自己成为那个”无法拒绝”的选择。
如果学生正在美国读本科或者硕士,对未来就业、H1B申请感到迷茫,或者你的孩子正在准备美国留学申请,担心这项新政的影响,可以添加微信(zhiyouv5)和我聊聊。我团队的老师专注美国留学申请和就业规划,可以用我们的专业和经验,帮学生理清思路,提前布局,在挑战中寻找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