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一直以博雅教育和“核心课程”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传出消息:要把艺术学院和人文学部合并,成立一个叫“艺术与人文学部”的新单位。
没过多久,又传出要进一步重组,缩小编制、削减开支,评估这些学科到底还有没有保留的必要。原本人文艺术学科旗下有15个系,这一改,就要合并成8个,差不多一半的院系面临裁撤。
这里要先分清一个概念:我们平时说的“文科”,其实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
芝大这次动刀的对象,主要是前者——也就是哲学、艺术史、语言学、比较文学、古典学、宗教学等等,这些其实是中国学生申请特别热门的专业。而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它们研究社会现象往往靠数据、靠实证,实用性更强,目前来看还算相对安全。
其实不只芝大一家这么做。去年这个时候,哈佛本科就一口气取消了至少20个系和其他项目里30多门秋季课程,其中“重灾区”也是人文艺术类学科。
种种动作都释放出一个信号:美国大学正在悄悄转向。就连一向以人文精神立校的耶鲁,也公开表示要在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加大投入、扩招相关专业学生。
而UC伯克利也在今年新设了一个本硕连读学院,叫CADSS(计算、数据科学与社会学院),五年就能拿下硕士学位——明摆着就是在抢相关领域的人才。
所以说,不是“文科没用”了,而是那些不容易直接变现、不容易拉动经济的人文艺术学科,正在逐渐被推向边缘。
对于正在准备留学申请的同学来说,靠人文学科“曲线救国”的路子,接下来几年可能会越走越窄。更稳妥的选择,可能是把重心放在理工科(比如计算机、AI、土木、机械、电子工程),或者偏实证的社会科学(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等)上。
毕竟,大势所趋之下,顺势而为也许是更现实的选择。